传家专栏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8610-85966638

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

公司地址:全球财富管理中心·中国北京·通州运河商务区新光大中心5A座15层

客户电话:15910898317

公司邮箱:de@deyuze.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家专栏
传家专栏

分业传承,各守一摊,分工不分家——香江豪门传承启示录³

作者:余泽坤 来源:德谕泽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5-10-23 14:11:51点击:

信息摘要:香港商业豪门跳出了多子女传承的三大魔咒,通过 “分业传承、清晰分工、分合有度” 的模式,既尊重家族成员的能力与兴趣,让 “各守一摊” 成为常态,又以 “不分家” 的原则维系家族整体合力,为多子女家族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传承样本。

文 | 余泽坤

来源 | 家族传承护卫官

子女家族的传承,往往困于 “权力争夺、业务重叠、合力分散” 三大难题。纵观中外历史与商业案例,“多子女” 若缺乏清晰的传承规划,极易演变为 “至亲反目、阋墙成仇” 的悲剧。

古代有康熙朝 “九子夺嫡”,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拉帮结派、互相倾轧,朝堂动荡数十年,最终雍正帝继位后对兄弟多番清算,亲情沦为权力的牺牲品;唐代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 更显残酷,为夺取皇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弟弟李元吉,虽成就贞观之治,却也留下 “手足相残” 的历史遗憾。

商界此类悲剧同样屡见不鲜:台湾长荣海运创始人张荣发去世后,子女因 “权力分配与业务掌控” 爆发激烈争夺 —— 长子张国华、次子张国明、女儿张淑华围绕长荣集团控制权展开拉锯,从董事会席位争夺到业务板块拆分,公开对峙数年,不仅导致集团战略停滞,更让 “长荣家族” 沦为外界茶余饭后的争议焦点。

政治豪门家族同样难以幸免。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去世后,其子女李显龙、李玮玲、李显扬也因 “家族资产处置、父亲遗产安排” 反目,李玮玲与李显扬公开发表声明指责李显龙,兄妹三人从 “至亲” 变 “陌路”,昔日和睦家庭分崩离析。

这些案例无不印证:多子女以及家族关系的复杂性,会导致家族成员间对资源分配的争夺。未来家族的领导者是谁?其他家族成员的角色是什么?家族在企业中的角色是什么?传承若缺乏 “清晰分工、边界规则”,“权力争夺” 必然撕裂亲情,“业务重叠” 必然引发内耗,“合力分散” 必然拖垮家族。正因如此,《2025 中国上市公司最佳传承 100 强榜单》把 “二代接班能力” “可能存在的家族潜在风险” 等指标列入评估范围。

香港商业豪门跳出了多子女传承的三大魔咒,通过 “分业传承、清晰分工、分合有度” 的模式,既尊重家族成员的能力与兴趣,让 “各守一摊” 成为常态,又以 “不分家” 的原则维系家族整体合力,为多子女家族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传承样本。

这种传承逻辑的核心,是跳出 “均分资产” 的误区,根据家族成员的性格特质、能力优势与兴趣方向,挖掘自身的潜能,划分独立业务领域,形成 “一人一领域、互不干涉” 的经营体系,从根源上避免因业务交叉引发的竞争与冲突。

典型如李嘉诚家族,针对两个儿子的差异化特质设计分工。

长子李泽钜,性格沉稳低调、做事细密认真,且长期深耕家族核心业务,被委以长实、长和系核心资产(地产、基建、港口),全面掌控家族经济命脉,承担 “守业” 职责。

次子李泽楷,偏好冒险开拓、商业嗅觉敏锐,不愿受限于传统业务,李嘉诚便提供 “独立启动资金”,支持其自主发展电讯盈科(专注电讯传媒领域),不参与长实管理。

这种 “一主一辅、核心与独立分离” 的安排,既保障了家族根基稳定,又给了次子 “自主创业” 的空间,彻底规避了 “兄弟同赛道竞争” 的风险。

包玉刚家族的分业传承最为彻底,堪称 “多子女分业的范本”。

他早在 1985 年便着手规划业务拆分,1991 年病逝后,遗产以 “四个基金” 的形式,对应分给四名女儿及夫婿,明确各家庭的 “专属赛道”。

长女包培庆与长女婿苏海文:接掌家族私人航运王国 —— 环球航运,专注航运领域运营;

次女包培容与二女婿吴光正:获会德丰系所有上市公司,主导综合地产与投资业务;

三女包培丽与三女婿渡伸一郎:继承日本贸易公司,聚焦跨国贸易板块;

四女包培慧及前四女婿郑维健:平分包氏近百亿美国债券、股票及现金资产,负责金融投资。

每个家庭都有独立事业线,互不干涉,从制度上杜绝了日后因 “业务争抢” 引发的矛盾。

郑裕彤家族则针对 “多脉分支” 设计精细化分业,让不同脉系、不同成员聚焦对应领域。由于次子郑家成对做生意不感兴趣,于是家族的重担就落在了长子郑家纯的身上。

郑裕彤制定了“双轨并行,二代三代共同上阵”的传承接班规划。即安排儿子作为第一梯队沿原方向前行,同时培养第二梯队的孙辈接班。

郑家纯的孩子有四个,分别是长子郑志刚、次子郑志明、三子郑志亮、女儿郑志雯。

郑志刚曾参与新世界集团运营,创建 K11 艺术购物中心;后因新世界地产亏损,辞任行政总裁及董事会相关职务,转攻文化艺术领域,退出新世界发展核心业务。

郑志明长期管理新创建集团基建与物流业务。

郑志亮分管周大福企业北亚洲业务,主导新创建基建投资,推动佐丹奴国际扭亏,促成新创建更名为 “周大福创建” 以强化品牌协同。

郑志雯主导瑰丽酒店收购与运营,管理 33 家酒店及 27 个在建项目,推动周大福年轻化营销。

这种分工完全以 “能力匹配” 为核心,而非 “长幼顺序”,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在擅长领域发挥价值。

“分业传承” 不等于 “各自为战”。香港豪门在 “各守一摊” 的基础上,通过 “共同决策、区域协同、机制约束” 三大手段,实现 “分工不分家”,维系家族整体合力。

李兆基根据长子李家杰 “灵活、人脉广”、次子李家诚 “实干、严谨” 的特质,划分区域职责 —— 李家杰主理内地业务,李家诚执掌香港业务;但在集团战略、海外投资、核心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上,要求两兄弟 “共同参与、一起决策”,需通过 “共同签字” 机制才能推进。

新鸿基郭得胜家族传承采用的是类似的分工。郭炳湘‌主导内地基建项目,推动新鸿基地产多元化发展;‌郭炳江‌负责香港核心地产业务,巩固公司在港岛的影响力;郭炳联‌分管行政与科技板块,推动智能物业管理系统应用,并前瞻性布局数据中心领域。

2008年因郭炳湘遭绑架事件引发家族矛盾后,三兄弟关系破裂。在长兄郭炳湘去世后,兄弟俩把新鸿基管理得不错,而且家族三代已经进入接班程序,郭基俊负责内地商业地产,郭颢澧分管香港住宅项目。

香港另一豪门家族银河娱乐,吕志和 2012 年便规划子女职责 —— 长子吕耀东负责澳门业务,次子吕耀南负责美国业务,幼子吕耀华负责本港业务,长女邓吕慧瑜负责酒店业务,次女吕慧玲负责公司行政工作,且规定 “成员不得在外设立竞争性企业”,用 “竞业禁止” 守住业务边界。

香港豪门的传承逻辑并非 “简单拆分”,而是 “系统规划”—— 以 “分业” 释放成员价值,以 “协作” 维系家族合力,最终实现 “各守一摊不内耗,分工不分家共发展”。这种模式,为内地多子女家族企业破解传承困局,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这些经验可总结为三大核心原则:

  • “能力优先” 替代 “血缘优先”:不按 “长幼” 分,只按 “适配” 定。不以 “长子继承全部” 或 “子女均分资产” 为标准,而是根据成员的能力、经验与兴趣匹配业务。

  •  “业务隔离” 替代 “交叉重叠”:划清 “责任田”,避免相互干预。明确各成员的 “专属业务领域”,设置 “业务隔离带”,成员不得在外设立竞争性企业,从根源上杜绝 “业务争抢”。这种 “各守一摊” 的隔离,既让成员能专注深耕擅长领域,也避免了 “整体受累” 的风险。

  • “共同决策” 替代 “各自为战”:守住 “不分家” 的核心,维系家族合力。在 “分业” 的同时,通过 “共同决策机制” 守住家族统一,确保在集团战略、海外投资、核心资产处置等关键问题上,家族成员能 “共商共议”,避免 “各自为战” 导致的合力分散。同时,在透明的控股结构之上,给予家族成员适量的激励,减少冲突。这种 “分而不散” 的平衡,正是 “分工不分家” 的核心智慧。

本文标签: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公司总机

8610-85966638

客户电话

15910898317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