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余泽坤
来源 | 家族传承护卫官
深夜刷着娃哈哈,让我想起了《红楼梦》,探春远嫁时对宝玉说的那句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让我辗转难眠。她望着大观园的繁华,预见的何止是贾府的落幕?
那分明是千百年来家族传承的宿命 —— 多少煊赫一时的门第,终究逃不过“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轮回。
秦可卿在临终之际向王熙凤托梦,建议趁富贵之时在祖坟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设立家塾,以为家族败落时子孙的退步之计,且依清朝法律,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实现风险隔离。
这多像今天“家族信托”的雏形?可惜的是,这一计划并未引起重视,贾府的子孙们嫌它“俗气”,嫌它“多虑”,终究让这份远见淹没在奢靡里,落了个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的悲惨结局。
01
与民营企业家打交道的这么多年,我听过见过太多这样的“现代贾府”。每一个案例背后,都是一代企业家毕生心血的崩塌,都是一个家族从和睦、争吵、撕裂到离散的叹息。
所以当娃哈哈激烈的家族对抗、杉杉的公司动荡接二连三袭来时,我的心里不是惊讶,是疼。
宗庆后先生生前常说“做企业要对得起员工,对得起社会”,郑永刚先生曾笑谈“杉杉要做百年企业”,他们都是把企业当孩子养的人,是抱着一群孩子赶夜路、抵挡豺狼的母亲,可谁能想到,自己身后会掀起这样的巨浪?
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错,是一个家族对“传承”的漠视 ——
第一代总觉得“我的家我做主,用不着白纸黑字”,第二代总想着“该是我的跑不了,何必提前谋划”,直到暴风骤雨来临,才发现亲情在利益面前如此脆弱,口头承诺在法律面前如此苍白。
这不是一个家族的裂痕,是一代企业家在传承命题上的集体失语 ——
荣国府的兴衰,从来不是简单的 “树倒猢狲散”,而是一场关于 “传承” 的系统性溃败。家族内部派系倾轧,徒子徒孙挥霍无度,秦可卿临终托梦的 “家族信托”(早规划、置田庄、设家塾)被当作耳旁风,最终赫赫百年的基业,败在了 “无规划、无章法、无格局” 的第三代手里。
这不是一个企业家群体的认知缺陷,是整个人类普遍存在的系统性谬误 ——
在看到晴天霹雳的新闻时,我们在潜意识里都会陷入这样的认知陷阱:(1)这个风险我懂了;(2)这样的风险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们真傻,他们不够机智,他们考虑不周,他们愚钝,跟我何关,我才不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一方面“高估自身对风险的理解”,另一方面“低估风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这是人类群体共有的、反复出现的两种认知陷阱。这种想当然的割裂,唯独忽略了自己也身处同样的漩涡之中。
这就是我们六个月前发起“中国企业传承案例”研究、三个月前开始编制“2025 中国上市公司最佳传承 100 强”的出发点。
02
我们不是要给企业简单的打打分、排排座,他们都很优秀,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我们是想搭一座桥 —— 让那些懂得未雨绸缪的家族,能把经验分享给更多人;让那些还在困惑迷茫的企业,能看到“提前规划”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对家族最深的爱。
早在2019年,由高鸣飞律师创立的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就率先制定了中国国内首个传承法律风险管理团体标准(T/CAB CSISA 0026 - 2019),这份极具远见的标准也成为指导我们开展家族传承风险管理业务的前瞻性理论文件。
基于这个团体标准,我们梳理出衡量一个家族及家族企业的 17 个评估维度,作为编制“2025 中国上市公司最佳传承 100 强”的二级核心指标,这 17 个指标分别是:
1. 家族股权集中度与稳定性
2. 家族成员在董事会席位占比
3. 代际持股转移
4. 资产负债率行业偏离度
5. 现金流周转倍数行业偏离度
6. 非家族股东治理参与度
7. 非关联人/职业经理人引入比例
8. 行业周期性风险
9. 多元化/业务集中度
10.家族信托/遗嘱/基金会/家族委员会/家族宪法/传承方案
11.二代教育背景与履历
12.二代外部历练与内部晋升路径
13.注重长期战略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 ESG 评价
14.家族或企业负面舆情管理
15.交易所监管部门处罚记录
16.实控人或家族关键成员涉及刑事或民事重大诉讼
17.由婚姻继承状态引发的股权变动和家族潜在风险
为了确保榜单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我们制定了严谨的编制方法和赋分标准。在编制原则上,我们采用正向排名方式,依据综合评估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找到中国 2025 年度最优秀的 100 家传承企业,了解他们的特征和成功经验,为更多家族企业提供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在编制方法上,我们综合公开数据和专家判断,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兼具客观性与专业性的传承评估模型,提出了“德谕泽家族传承七力模型”。
该模型全面剖析影响家族传承的核心因素,涵盖经营力、控制力、治理力、风控力、永续力、胜任力、凝聚力等七个维度,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我们设置了正面评价的加分项和负面评价的减分项。正面评价的加分项主要包括:传承计划透明度,清晰明确的传承规划有助于稳定企业发展预期;二代接班能力,接班人的教育背景、专业素养、晋升路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企业的未来走向;慈善公益与ESG(环境、社会、治理)评价,良好的 ESG 表现彰显企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社会责任担当。
负面评价的减分项则包括:社会声誉与舆情方面,负面舆论可能损害企业形象,影响市场信任;交易所监管处罚记录反映企业合规运营问题,增加经营风险;实控人或家族关键成员法律纠纷,不仅会分散企业管理精力,还可能引发法律与财务危机;可能存在的家族潜在风险,比如婚姻一旦涉及财产分割问题,将对企业股权结构与控制权产生重大冲击。
03
我们组建了由家族企业研究领域的学者、资深行业顾问、专业律师等组成的专家团队,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企业在家族传承风险管理方面的非量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如家族治理结构的合理性、传承计划的前瞻性、家族文化的传承与融合等。
这份榜单将以年度为周期进行编制,始终锚定完整的财务年度作为时间跨度 —— 我们深知,家族传承的每一步调整、每一项举措,都需要放在一整年的经营脉络里去审视。
而每年 11 月,我们会正式发布这份榜单,并同步举办传承年度论坛。到那时,上榜企业的掌舵人、深耕传承领域的学者、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们将围坐一堂,不再空谈理论,而是拆解那些顺利交接班的实战案例,剖析那些避免踩坑的智慧,让每一次观点碰撞都化为可借鉴的经验,每一场坦诚交流都成为推动家族传承的力量。
这三个月来,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标公司的数据收集工作,这是我们评选非常重要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的年度财报、公告文件、监管信息披露、工商登记信息、新闻报道等,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可追溯性。
这是一份非常繁琐细致的工作。
常有企业家问我:“你们费这么大劲做这些,图什么?“ 其实图的很简单 —— 想看到更多企业能跨过”五世而斩”的坎,想看到那些创始人延续经营的理想能被二代三代子女及职业经理人团队接住,想看到“家”的温暖能护住“业”的根基。
老话说“富不过三代”,可谁说这是铁律,这个魔咒真的不可能打破吗?日本有传承千年的企业,欧洲有传承六百年的企业,香港有绵延六代的家族,他们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对传承的敬畏心,是对接班的规划力,是把“家庭亲情”与“治理规则”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智慧。
04
所以今天,我想以一个见证者、参与者、编制者的身份,真诚地邀请您加入我们。
如果您的企业符合我们的评选范围和对象要求,欢迎您申报 —— 参评 “2025 中国上市公司最佳传承 100 强” 榜单,您可以通过联系我们提交相关资料,并安排访谈;
如果您是家族企业的掌舵人,请来分享您的传承故事 ——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走过的弯路,都是后来者的灯塔;
如果您是关心传承的科研机构负责人,想与我们共同发布榜单,请加入我们 —— 让每一份对传承的思考都能扎根现实、生长出更具实践价值的答案;
如果您是企业领导者,想赞助我们的这项研究,请联系我们 —— 用资源的加持为家族的探索注入动能,让这份关于传承的事业在合力中走得更远更稳;
如果您相信“传承不止是财富的传递,更是精神的延续,是穿越代际的智慧”,请联络我们,和我们一起,把这份事业做下去。
这是一份公益性但利于千秋万代的事业。
这或许就是我和我的德谕泽律师事务所的同事们,我们这些法律人、研究者所能做的事:
让传承有法可依,让家族有规可循,让每一份奋斗都能被温柔接住,让每一个家族都能在百年的时光里,活成自己的传奇。
期待与您同行。